Pages

Subscribe:

2020/10/07

老園丁耕讀筆記/銥衛星計畫失敗的啓示

 2020-10-07.經濟日報.經營管理.朱永光


最近一則有關亞馬遜及馬斯克布建衛星物聯網的新聞吸引了我的目光,思緒一下跌入20多年前,摩托羅拉推出「銥計畫」布建66顆低軌衛星通訊的大型投資,被評為史上十個最愚蠢的商業決策之一;年輕的我曾經是這個跨國計畫的成員之一,有機會見識「銥計畫」的樓起樓塌。

在行動電話剛剛萌芽的1990年代,摩托羅拉工程師柏蒂格(Barry Bertiger)構想衛星行動電話,可以在地球任何角落有無縫隙的全球通訊。

這個低軌道衛星計畫得到摩托羅拉前後兩任董事長的支持,1991年在聯合全球17家通訊大廠,集資50多億美元之下,銥公司橫空出世,其強大的陣容與技術背景有如美麗的煙花迷了世人的眼,沒有人相信這樣一個完美的計畫最後會如煙花般消逝於星空。

台灣的太平洋電線電纜集團也在1994年加入銥計畫,投資新台幣50億元在台灣成立太銥公司,包括定期參與全球合夥人的董事會,建設銥全球衛星系統的台灣地面接收站、獲取經營區內各國的頻普、商業營運執照及商業營運計畫等,當時我就任職太銥公司,是負責此計畫的幾名成員之一。

銥計畫1996年開始進行發射衛星,那時行動通訊技術日漸成熟,通訊普及讓全球100%覆蓋的衛星通訊變得曲高和寡,因為全球80%的地方並不需要它,連都會區的生意也被地面移動通訊捷足先登。

令人錯愕的是,銥公司仍然執行原訂計畫,並沒有任何修正的做法。

於是銥計畫中最亮的一朵煙花在1998年出現,請來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打了第一通電話並宣布正式營運,這時公司早已虧損累累,卻沒有人願意道破;2000年3月,銥公司負債40億美元並宣告破產,隔年以2500萬美元出售;摩托羅拉認列虧損高達20億美元,甚至分拆業務、賣掉手機事業求生。

追根究柢,銥計畫的失敗再次說明了STP:正確的市場區隔、目標對象與市場定位的重要性。

過去20多年對「銥計畫」有著太多的評論,譬如市場定位錯誤、銥電話價格及通話費太高及漠視科技與競爭市場的快速變動態勢等。也有人指銥計畫是因「生不逢時」慘踢鐵板,但失敗的背後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管理不當。

一個公司在管理上有二個支柱,分別是經營團隊和董事會。若是經營團隊很強,便能以績效說服董事會;反之,若是董事會很強,就能適時提醒和監督公司發展。銥公司卻是兩者皆弱。

首先,經營團隊的核心成員過去都是在大組織、有資源情況下工作,不僅人事成本高且無法創新,但銥計畫本身是個新創公司,需要管理團隊用變形蟲方式快速應變市場,以期貼近市場、適時迂迴前進。

再加上,投資股東及董事成員看似陣容堅強,其實各有目的,多為商業利益而來。各有盤算組成的董事會,變成各懷鬼胎,加上董事成員也都是有頭有臉的人士,有時不便深入問題討論及對團隊提出明確指示,因此董事會結果往往是大家和稀泥,虛晃了事,無法強力監督管理團隊的營運。

自古不以成敗論英雄,然而成功往往只有一種姿態,失敗卻有千百種樣貌。銥計畫可說是一個迷航的新創公司,風光成立卻慘澹收場,猶如璀燦煙火之後,夜空顯得格外漆黑,徒留觀者的一聲嘆息。

(作者是美商中經合集團資深合夥人,本專欄隔周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