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bscribe:

2020/10/21

老園丁耕讀筆記/從美國職棒看人事管理

2020-10-21.經濟日報.經營管理.朱永光


2005年,王建民站上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的投手丘,我開始迷上MLB、成為洋基隊的鐵粉球迷,自此每年季後世界冠軍賽都會排休假到異地觀看球賽。而十多年來造訪各大球隊的主場看球之際,體會到MLB球隊的人事管理境界頗高,有如武俠小說中描述的「無招勝有招」。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的名言:「企業最大的資產是人。」人事管理的理論、方法博大精深,比如設計績效考核制度及執行流程,由誰來做?怎麼做?而不同主管對同一員工看法不盡相同,考核表格主項細則一連數頁,打考核季節一到,不同層級主管需約談、討論的事項繁複,往往全公司忙成一團。

這樣細緻的管理無非就是要突破制式、僵化的制度,盡量做到公平公正。但企業主經常抱怨「Monkey is always on my back」,很想卸下重擔;有些新創業者談起管理也會發牢騷,「為什麼他們不能同我一樣有著熱誠,一天24小時全心、全力投入?」

人事管理有沒有簡單又有效的祕訣?這個問題在我穿梭在MLB各大球場看球時突然有一些想法。若能將管理的責任回歸到被管理者身上,就沒有所謂「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角色互動問題。此外,良好的自我管理成為決定球員或員工價值的重要指標。

美國職棒球員來自不同地區或國家,球團對他們只有精神層面的管理而沒有實質、職能上的管理。在進入MLB這個殿堂之前,每個球員都經歷日以繼夜揮汗苦練的日子,這就是自我管理的開始。

換句話說,球員的職業生涯其實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因為歷經小聯盟磨練到大聯盟,參與的每一場球都將化成一個個數據一路跟著他,一直到職涯結束。這些歷史數據,代表了這位球員長期的角色職能及績效,也經由市場的交易機制,決定球團支付的薪資並據此擬定交易合約內容(包括合約期、交易選擇權、額外績勵獎金等)。

有如電腦遊戲中,角色頭頂上會顯示生命力及戰鬥值一般,球團只要一攤開球員資料,由過往每一場球的成績長期統計數據,讓其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價值一目瞭然。特別的是,每一個球員的數據都是公開透明的,可供各球團、球員自身及球迷從各方面分析與評量。

一個球隊有內野手、外野手、捕手及投手等,這個組成各司其職,各有不同面向的數據指標,作為客觀、公正、透明的評估依據。以薪資最高的投手為例,其重要的個人數據包括勝敗率、自責分率及三振率。在2006及2007年時,王建民都拿下19勝成績,也是紐約洋基隊史上第一位連兩年19勝的投手,他用成績證明自己的價值。

人事管理教科書對於績效與獎懲機制的原則,包括簡單、明瞭、公正、公平、透明,這些在美國職棒裡透過科學統計數據(成績)及市場交易機制(獎懲)完全實現。而這些長年累積的數據,也成為球員自我鞭策、自我學習、成長、自我管理的最佳原動力。

自我管理是經由人性驅動的,因為人們甘心為自己的抉擇付出代價,做出取捨。雖然職棒的組織與運作,不盡然與現實的商業環境相同,但它所實踐、運作的球員自主管理,可以是企業人事管理的理想境界。

(作者是美商中經合集團資深合夥人,本專欄隔周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