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bscribe:

2013/06/17

創愛的業/社企流 散播社會企業種子

2013-06-17.經濟日報.B7.經營管理.朱永光

在美國念書時因緣際會接觸到社會企業相關課程,林以涵便深深地被這「用商業的力量改善社會問題」的新興概念吸引,接下來一連串的研究與實習工作經驗,從國外社會企業家們的創業精神、創新的商業模式中獲得許多激勵和啟發,更奠定她投入參與的決心,並認定社會企業是她最重要的人生志業。

回台後,林以涵發現相較於歐美各國,台灣的社會企業仍處於萌芽、摸索階段,而網路上許多相關資訊均以英文為主,語文上的隔閡影響了社會企業的發展,台灣也缺乏一個以社會企業為主題的交流平台。在她的主導推動下,台灣第一個華文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社企流」(www.seinsights.asia) 於2012年2月正式運作。
「社企流」網站中有系統地匯整了豐富且具參考價值的社會企業資訊,深入簡出地說明社會企業的定義、發展歷史及相關案例,編輯團隊亦多方收集、翻譯全球報紙期刊上關於社會企業的重要新聞、活動資訊及資源連結。
每月專題報導一個台灣本土的社會企業及其創業理念與商業模式等,讓大家可以全方面地掌握國內外社會企業的發展現況,也希望借由他山之石,能加速台灣社會企業的發展進程。
「社企流」也邀請了從事社會企業的工作者,定期在專欄中分享自己的經驗與見聞,讓更多有心投入的朋友可以在這裡聚集交流。
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內,「社企流」網站已累計有近37萬人次造訪,發布約340篇新聞活動訊息、37家社會企業介紹,Facebook上也迅速召集了9,000多名粉絲,幾乎每天都有新文章上架。
如此驚人的成果,竟然是年僅28歲的林以涵帶領著一群平均年齡不到25歲、全無支薪的志工夥伴,利用工作之外或課餘時間協力完成的。
從創立初期的6人小組,到現在分為編輯、社群兩組共30人,志工們來自不同的背景、各有專長,平常多靠視訊及email 連繫溝通,但大家擁有共同的熱情與理想,希望成就這股改變世界的力量。
善用網路社群媒體的集結力量,「社企流」從社會企業資訊匯流、交流平台出發,現在儼然已經形成一股潮流。
今年年初所舉辦的一周年活動「500個種子對世界的想像」論壇,原來只預計500個名額,卻出乎意料地吸引了近800名自行購票進場的聽眾,雖然目前參與的人仍以30歲以下的族群為主,但「社企流」引發的效應如同漣漪一般不斷擴散。
不少國內企業家及主流媒體也開始關注社會企業這個議題,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特別錄製一段影片,鼓勵青年朋友們並肯定「社企流」一年來的努力及成就。
論壇中邀請多位兩岸三地的社會企業創業家及實踐家到場分享經營社會企業的甘苦,也深入探討大中華地區社企發展的契機與潛力,引起熱烈迴響。
林以涵個人亦延伸國際觸角,3月獲選成為ECSEL易社計畫(Empowering Chinese Social Enterprise Leaders)創業家,赴美考察Harvard, Yale, Stanford等大學創業育成中心,並拜訪波士頓、舊金山兩地的社會企業,更深入了解美國社會企業生態圈的全貌,包括社會企業創業者的創投機會、育成中心、共同工作空間、獎學金、媒體/刊物等,林以涵獲益良多,也表示這些都是未來「社企流」可以發展的方向。
「社企流」從零開始發展至今,我們見證到七年級新世代的創意熱情及其追求夢想的勇氣與毅力。
林以涵善用網路媒體的特性,凝聚有志一同的夥伴助力台灣社會企業的發展,從分享文章資訊、經營網路社群到舉辦論壇活動,一步步把「社企流」的影響力推上大中華區的舞台。
(作者是社企流顧問、美商中經合集團總經理,本專欄隔周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