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bscribe:

2013/09/10

創愛的業/繭裹子 為公平貿易與文創設計搭橋

2013-09-10.經濟日報.B6.經營管理.朱永光

談到公平貿易,你第一個聯想到的可能是咖啡和巧克力,但其實這種以協助弱勢生產者改善生計及生活條件為訴求的新型貿易關係,可以廣泛落實在生活各個方面。
「繭裹子」是台灣第一個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FTO的會員,販售台灣設計的公平貿易商品。
楊士翔與蔡宜穎原本在上海從事建築設計工作,閒暇之餘開始了環保設計的手工創作,產品設計及理念在展會上頗受好評,返台後兩人有志一同投入公平貿易的行列,成立「繭裹子」致力於環保產品的設計,以及推廣公平貿易的理念,建立屬於台灣自己的公平貿易品牌。
「其實公平貿易的概念涵蓋很廣泛,不僅限於生產者獲取合理工資而已」,楊士翔詳細地解釋。
公平貿易是一種追求對等夥伴關係的貿易型態,交易過程必須公開透明且彼此信任,而認證標章是幫助讓消費者辨認購買產品是符合環境永續、勞動人權及第三世界的發展利益。
公平貿易組織鼓勵生產團體利用當地的原料及傳統技術生產製作,並限制使用化學染劑、農藥與化肥,以保護自然環境;工作環境必須安全健康,且沒有欺壓勞工、性別歧視或剝削童工的行為。
另外,買方需另支付社區發展基金,協助提升當地的基礎建設、醫療資源及教育水準。
相較於自由貿易強調的降低成本,造成跨國企業壟斷及國際貧富懸殊差距的現象,公平貿易的興起,是希望藉此補救自由貿易的缺陷,讓弱勢生產者逐步邁向自力更生,脫離貧窮困境。
「繭裹子」位在永康街及溫州街的兩間小小的店面裡,氣氛溫馨又富有異國風情,楊士翔與蔡宜穎利用回收材料精心布置,店中從樂器到食器、服飾到家飾,所有的產品都是第三世界國家的婦女手工製作而成。
「我們這邊還真的找不到一模一樣的商品,即使是Logo,每個媽媽繡的就是不一樣。」楊士翔笑著說,但這也造就了公平貿易商品的獨特魅力,吸引許多住在中南部的朋友專程北上來選購。
工業機械化量產的時代,處處要求標準化、規格化,但在「繭裹子」這些規則全被推翻了,獨一無二、樸質又富有生命力的產品,兼具保護環境與人文關懷,是傳統手工藝技術和現代設計的完美結合,也為文創設計產業與公平貿易開創出發展的契機。
「相較於歐美及日韓各國,台灣大眾對於公平貿易的概念是相當陌生的。」目前仍屬於小眾市場的「繭裹子」面對的困難是,運費成本未達規模經濟且產品採購價格較高。
這樣的商業模式要成功,必須仰賴大眾對於不公義的消費型態有所覺醒,並願意做出改變去支持公平貿易商品才行。
所以行銷上,楊士翔選擇透過Facebook等網路社群及公開講座,推廣公平貿易及「繭裹子」的理念,店面地點也排除掉人來人往的熱門地段,而隱身在人文藝術氣息濃厚的靜謐小巷裡,就是希望多與顧客互動,介紹每件產品背後的故事—來自哪裡、用什麼材質製作、生產者是誰?拉近消費者與產品間的距離。
公平貿易已成為楊士翔生活的一部分,他白天要開店、晚上下班後開發設計新產品,並持續與世界各地的生產者連繫。雖然辛苦,但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正一點一滴地改變這個世界。
在消費的過程中,我們很少想到生產者所拿到的薪資是否合理,在追求低價的氛圍下,我們也很少關心勞動者是否被欺壓剝削。公平貿易販售的不只是商品,還有公平與正義!
(作者是美商中經合集團總經理,本文由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合作委託撰寫,本專欄隔周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