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bscribe:

2017/02/06

朱永光:企業家扶植社企 是傳承

2015-04-13.聯合報


「企業家扶植新創社企,是一種世代之間的傳承」,美商中經合董事總經理朱永光即使身為一名全職企業家,對新創社企的關注與熱情卻一點也不輸給年輕人;他強調,只要商業模式夠創新,就像是加了一雙翅膀,自然會提升市場競爭力。

拜訪朱永光當天,一踏進中經合台北辦公室大廳,他立即親自前往迎接與問候,原來身為一名德高望重的創投企業家,其實也是一位樂於和青年交朋友的大叔叔。 「採訪就和戲劇一樣,每次專訪都是一次生命洗滌」。

談起過去撰寫《創愛的業》的經驗,充滿人文社會關懷的他認為,每次專訪就像是過另外一種不同人生;同時他也期待藉由對話,讓新創團隊重新釐清市場價值、產品服務與定位、商業模式與經營管理策略等課題,「我非常享受每次的專訪,它讓我獲得另一種生命洗禮,也能將過去商業投資的專業回饋給下一代」。

走過七、八○年代經濟狂飆的朱永光回憶,當他看了《人生的下半場》一書後才發現,「人生就像打籃球一樣,上半場追求金錢報酬,中場開始思考生命價值,進入下半場後,就該用餘力來回饋社會,這就是生命歷程的一種必然」。

「成功的定義會隨世代流轉而改變」,總是積極與青年互動的他認為,傳統成功定義是賺很多的錢,最好還能上市櫃或成跨國企業,但對新世代而言,追求獲利極大化的價值觀應該被翻轉。

朱永光說,他的生命中遇過三位貴人,畢業後第一份工作的老闆柯如甦,教導他正確的工作態度及如何有效工作管理;台翔航太副總朱信讓他懂得在職場工作不如意時,檢討知道自己追求要什麼、確定自己每天沒有浪費時間;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長劉宇環,讓他學到「服裝穿著代表個人的品牌」。

朱永光辦公室擺滿了遊歷世界各地購買的紀念品,對他來說,紀念品的價值大於價錢,高貴卻不貴;而從小就熱愛閱讀的他,在辦公室的書櫃上擺滿了企管、社企與哲學等各類書籍,也掛著許多名家的書法作品,樂於分享的他說,「在所有藝術創作中,我最欣賞書法作品」。

他建議新世代青年,努力讓喜歡的事變得有價值,有能力回饋社會後,才能幫助資源較少的人完成夢想,「做自己的天使,也做別人的天使」。

訪談尾聲,謙虛的他口口聲聲地說,自己是非常傳統的人,一點也不懂得創新,只適合扮演協助、扶植新創團隊的角色,不過年近六十歲的他,仍願意與青年進行對話與思想交流,又何嘗不是一種「創新」呢?

社企背負十字架 也能劣勢轉優勢

朱永光去年底將經濟日報《創愛的業》專欄文章,集結成書出版《我們,創愛的業》,朱永光表示,「新創事業透過什麼策略突破困境、解決社會問題非常重要」,因為在普羅大眾眼中,社企多背負了一個解決問題的「十字架」,相對辛苦與沈重許多。

朱永光說,社企的十字架這份沈重不見得是壞事,只要翻轉出創新的商業模式,就能順利進入市場與一般企業競爭,進而突破過去傳統企業的窠臼,突顯出社會企業的市場差異性,「只要商業模式夠創新,競爭力自然就會強」。

朱永光認為,「其實最有能力支持社會企業的族群,反而是擁有最多資源的企業人士」,這也是他特別關注公益與社企發展的原因,期待讓更多商業人士了解社會企業的概念。

「參與慈善只是解決社會問題的其中一種方法」,朱永光建議,若商業人士能用自身專長與社企攜手,反而能更有效率地扶持這群最了解社會底層問題的社會企業,「能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更是一種世代之間的傳承」。

朱永光強調,找到創新商業模式將使社企營運更有效率,也更能發揮其效益;他認為,在網路發達的時代中,有能力向上成長的社企應具備「創新力」、「企業力」和「社會力」三項優勢。

他說,唯有實際地解決社會問題、回饋社會後,才能獲得了普羅大眾支持與扶助,「就像是加裝了一雙翅膀在身上」,更容易取得社會資源並永續地營運。

他舉例,黑暗對話社會企業就是成功翻轉社會價值的例子。它將視障者的弱勢角色翻轉成優勢,並精準地與專業經營人才合作,使得公司「起飛」非常快速,是非常值得創新事業借鏡的案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