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4.經濟日報.B5.經營管理.朱永光
2008年光電科技出身的源鮮董事長蔡文清跨足智慧農場,種植水耕蔬菜,搖身變為「科技農夫」,擺脫水耕蔬菜「活不了三年」的魔咒,在科技技術的幫助下種植蔬果,蔡文清懂得從源頭解決「產出來」的問題,兼具量產、美味、口感、無毒、保鮮的市場競爭力,華膳空廚與長榮空廚皆是忠實採購者。
供應商管理及物料審查是空廚業把關食安的重要一環,源鮮智慧農場吸引長榮空廚董事長嚴若琪的興趣,新自帶著大股東新航到訪源鮮智慧農場,也讓日式燒肉老乾杯的日本採購人員放棄進口食材,轉向源鮮下單,還改變法華素食餐廳的董事長洪銀龍夫婦對水耕蔬菜無菜味的想法。
當全球氣候極端化引發全球糧食危機,食安、鮮食意識抬頭,植物工廠的精緻農業商機正夯,儼然是一個熱門產業。然而,蔡文清建造一座座的農場,卻是在對抗癌症病魔過程中,立下的一個志業。
「健康取決於吃進的東西。」10年前的一場病,讓蔡文清改變飲食,開啟他另一個生命旅程,辭去興櫃公司巧州科技董事長職務之後,農業門外漢的他,才發現種「好蔬菜」是一門大學問。
「陽光、空氣、水、溫度與肥料」是植物生長的基本要素,但源鮮農場種的蔬果進一步從植物生理、病理以及營養調節下手,而這些與水耕作物產量及品質是息息相關的。
求教植物神醫 研發有成
抱著追根究柢的精神,源鮮團隊人員拜師求教有「植物神醫」封號的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教授蔡東纂,一開始蔡東纂曾因不認同水耕栽植拒絕協助。不過,從不放棄的蔡文清感動了蔡東纂,在教授指導下,源鮮獨家研發的微生物菌與益生菌調配的液態肥料,成功地解決水耕蔬菜硝酸鹽的高含量與無自然菜味的問題。
「源鮮栽培的技巧把蔬菜變成特有的短纖維, 因而富有水果蔬菜之名。」在蔡東纂證明下,源鮮的農作物肥料安全,能防治病害,提高抗菌抗病的能力,種出來的蔬菜還保有順口的甘甜風味。
「做對的事,而不單是把事情做對。」這是蔡文清投入種植無毒蔬菜的態度;「先找到問題,再解決問題。」更是他有效率管理農場的訣竅。
為突破水耕蔬菜面臨的三年魔咒,蔡文清開始思考如何克服水耕植物的水菌共生環境,易引發的壞菌變強,壓制好菌的隱憂;以及水耕栽培蔬菜每三年的產能年遞減,大量施灑化肥只會助長壞菌,最後靠施灑農藥殺菌,更加劇食品安全的問題。
奈米殺菌 打破三年魔咒
於是,他親自向交大客座教授王望南請益,結合王望南研發的奈米氣泡技術,能將水中的氣體奈米化,以奈米氣泡瞬間爆炸的高溫達到殺菌效果。同時,氣泡殺菌能提高水中含氧量,更有助於植物光合作用。
蔡文清管理的農場讓外界看到,原來陽光、空氣與水,搭配施肥的原理以及植物吸收營養的結構,將每個參數控制好,植物可以活得很健康。
蔡文清領軍的團隊有懂光、懂電,還有懂農業的人才,從LED光源到自動化系統,為降低營運成本,首要解決LED光衰的缺點,團隊因而研發一套熱電分離的技術,能有效節省電源與電費支出。
同時,結合大數據的資料分析不同階段農作物的生長關鍵,將資訊反饋到下一輪的生產流程中,持續優化農作物成長最佳化的環境因子,提升產能與維持品質。
蔡文清說,蔬菜耗損率大幅降低,也為源鮮客戶省下一筆挑菜人力成本,創造企業與客戶雙贏。
差異競爭 創投資金挹注
獨家的肥料配方與奈米氣泡技術,是源鮮市場差異化的優勢。
再者,省錢降低成本,增加利潤,使得源鮮在競爭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國際創投更是因看好源鮮的品牌經營而挹注資金投資。
今年8月,隨著落實擴大量產的建廠計畫,源鮮將從既有106坪的農場,3公噸的月產能,擴建至861坪的新農場,月產能將達至54公噸,僅次於美國Aerofarms74公噸的月產能,但其新農場的產效比(公斤/日/坪)卻是Aerofarms兩倍大。
蔡文清結合台灣資通、光電產業與精緻農業的技術,成功將源鮮打造為全球第二大規模量產、單位面積最高產出的植物工廠,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作者是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Start Up Taiwan 發起人,本專欄隔周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