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5.經濟日報.B5.經營管理.朱永光
3月14日,雨過天晴的上午,太陽剛剛露臉,許多愛好咖啡者迫不及待來參觀這間以咖啡生態圈為主軸的Maven「Co-Working Cafe」。走進探究,背後推手是兩位六、七年級生、美國矽谷創業家侯君儒與曾柏偉,他們從矽谷帶回軟實力,致力讓Maven成為孕育台灣新創之地。
分享觀點 激發妙點子
一隻鵝毛筆是Maven圖騰標誌的精神,象徵聚集在Maven的一群知識家,傳遞知識、分享觀點,並從此地起始,結合科技、人文、電競、藝術跨界交流,為新創事業帶來新體驗,激發更多創新的想法。
「藍鵲在對話,也代表一個Co-working的交流場所。」這也是Maven從矽谷到台灣誕生,要讓大家腦海中浮出來的第一個印象。
愛喝咖啡的侯君儒與曾柏偉有著共同夢想:「我們當初想的是在別人開的咖啡館,邊喝咖啡邊創業。最後,變成我們自己開一個咖啡館,於是打造了Maven Co-working Café複合式空間。」他們相信很多人跟他們一樣,喜歡咖啡廳營造的輕鬆氣氛,卻不希望太吵雜,有好的網路環境、不受限制的優質創業空間。
獨特的是,在空間裡,「咖啡」是人與人交流的媒介,在一樓Brewbar,運用物聯網IoT技術的Acaia智慧咖啡秤,並以藍牙連接App,再由專業咖啡師精準地量測每杯手沖咖啡的水量與沖泡時間。
在這空間停留的人都可以享受單純、優質的環境,同時見證數位科技翻轉產業的快速變化。
Acaia創辦人曾柏偉引進美國新創公司的技術,以用戶體驗設計的概念結合物聯網IoT,提升沖泡咖啡的體驗。
IoT體驗 貼近市場需求
Maven則以最輕鬆、最自然的方式讓人接觸IoT結合美感與生活的應用,也能讓Acaia研發更貼近市場的需求。
當客戶來Maven喝咖啡的同時,可以直接回饋想法,他們可以快速把客戶的回饋導入Acaia研發,這有別於過去以信件接收客戶的意見與需求的傳統做法。
現在,談創新,追求的是效率,對Maven創辦人而言,成功的關鍵在於學習的速度是否夠快。
然而,在創辦Maven的過程中,面對外界如:「你們又沒有開咖啡廳的專業」「開一間咖啡廳經營是很困難」「一定會失敗」等聲音,反而驅使他們帶著信念往前邁進;「沒有做過的事,就不會做得好嗎?」所有會阻礙創新的念頭,懼怕失敗的藉口,都被他們拋到腦後。
產業合作 創造新價值
「不管做什麼,我們都有接受失敗的能力,若失敗了,我們就再試一次。」侯君儒說,愈年輕愈要有冒風險的精神。在Maven,他們引進矽谷模式,在台灣創造一個新的創業生態系統,鼓勵大家帶著熱情,勇敢去闖一闖,也期望帶入更多創新公司到台灣落地,並將台灣製造的各種產品發揚到國際,搭起更多創新模式與產業合作。
Maven空間刻劃著侯君儒與曾柏偉的願景,「我們不一定要擴充據點,但一定要創造出價值。」換句話說,只要有一萬人到Maven品嘗到好咖啡、一位作家在此完成創作,或育成一個新創團隊,都是Maven想要創造的成功價值。
未來可以想像場景是,有許多年輕人圍在Maven咖啡桌前熱絡交談,討論著彼此的新創事業,腦力激盪的同時,有更多活力注入,或是共同構思跨國創業育成的合作機會。此外,還能攜手與台灣餐飲學界合作與交流,並結合創投資金投入與全球網絡資源,為台灣孕育更多新創企業。
來自台灣的侯君儒與曾柏偉,年輕就遠赴美國矽谷創業,各自在NZXT、Acaia新創公司都有好成績,然而,創業不只是賺錢,他們將矽谷產業能量鏈結回到台灣,返鄉成立Maven,為台灣新創注入活水;面對國際創新趨勢,創業家不妨到此喝杯咖啡,一起串接台灣產業能量。
(作者是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Start Up Taiwan 發起人,本專欄隔周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