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bscribe:

2017/11/01

薪火新苗/工程師返鄉 重振農村經濟力

2017-10-31.經濟日報.B4.經營管理.朱永光

為解決農村人口凋零、農業人力嚴重不足的問題,過去政府推動「漂鳥計畫」,鼓勵青年回鄉務農;又提出「小地主大佃農計畫」,活絡農地、提升經營規模與效益,都有不錯的成效。近年來有愈來愈多年輕人回鄉投入農業,不論是為了接下家中傳承的棒子,或是懷抱對農事、土地的熱情,都為台灣農業注入活力與創新。

翁育群,原任職於友達光電旗下子公司友達能源,負責廠房節能設計,同時也是農二代的他,多年前因為父親生病,請辭回鄉務農,也將企業、工廠的管理經驗帶回農村,逐步將家裡傳統農業轉型成為極具發展潛力的農企業。

嘉義縣義竹鄉是全台最大的玉米產區,但所種植的硬質玉米經濟價值不高,無法提高收入,也是當地農民長期以來的宿命。適逢政府啟動提高糧食自給率政策,又有企業願意契作收購雜糧,翁育群敏銳地觀察到商機及家鄉農業翻轉的契機,「既然要做農,就要種具有高經濟價值的農作物啊!」

台灣每年進口230萬噸大豆,但本地年產量卻僅有2,700噸,看好大豆的進口替代市場的成長空間,翁育群開始串聯鄰近青農轉耕高單價的大豆,估計獲利可增加1.5倍。

一踏進農業領域,翁育群就從國際農機拍賣網站進口二手農機,三分之一的價格便可採購到要價千萬的採收機,只要更換些許零件,功能就跟新的一樣,相較於新機,二手農機可以使用20年,卻只要兩年半就可回本,「就投資的角度來看,二手機成本效益高,也有助於累積資本」,連動帶起同業購買國外二手農機的風潮。

決定轉耕大豆後,由於玉米跟大豆的種子、植株高低落差大,翁育群與夥伴們再度發揮機械專長,看Youtube國外影片、研究原廠文件,拆解改裝現有玉米農機供大豆種植使用,先前的百萬農機投資不至於付諸流水,再進一步在原本播種機上加裝施肥設備,節省更多時間與人力。

然而轉耕最困難的部分是田間管理,過去硬質玉米,病蟲害少,基本上播種後就等著採收,而大豆則大大不同,不僅大家不熟悉栽種流程,且需要更多的巡視和照顧。

團隊與農委會合作,從種植行距、植株密度著手,用科學化的方式實驗試種,找出最好的大豆種植方程式。

「就跟工廠生產管理一樣,從播種、灌溉、施肥、採收,我們已經制定標準作業流程SOP,也願意分享給其他農友。」平均每公頃3,000公斤的大豆產出,高出一般種法的2,500公斤許多,成功經驗讓翁育群更有信心計畫義竹的農耕未來。

有了收入倍增的數據及完善的栽種管理機制,成立「義竹雜糧合作社」,除了廣邀在地老中青三代農友加入,持續擴大產能,也希望打造生產端與食品加工業者之間的產銷平台,穩定收購價格,創造雙贏。「用合作代替競爭,我相信一群人能一起把事業做大,讓更多年輕人願意而且可以留在農村!」

在台灣科技業歷練過的青年世代,帶著有別於傳統農業社會的知識、方法以及觀念返鄉投入農業,從評估產業發展、投資成本效益到規畫生產流程、行銷通路,用企業的經營管理概念,重新建構台灣農村經濟力。

他們奮力拚搏,為在地農業發展找到新出路,證明了務農已不再是只能看天吃飯、被市場剝削的弱勢族群,同時也為返鄉青年指引出一條不同以往的從農之路。

(作者是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Start Up Taiwan 發起人,本專欄隔周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