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bscribe:

2021/07/14

老園丁耕讀筆記/AI 催動金融業新競局

2021-07-14.經濟日報.經營管理.朱永光


今年4月,花旗銀行宣布出售龐大的消金業務、撤出亞洲市場,市場一片嘩然。場景轉到美國,新冠疫情期間美國獨角獸企業大洗牌,線上支付新創公司Stripe以估值950億美元募得6億美元,身價超越Space X,躍居全美第一。

這兩件金融界的大事,直指過去十多年金融科技(FinTech)趨勢變革,已來到關鍵時刻。而疫情的推波助瀾,一舉改變消費金融的面貌,科技加人工智慧(AI)的力量加速產業扁平化發展,產業鏈上的中介機構日漸消失,由傳統業者的服務競爭,瞬移至消費者指間。

花旗銀行曾經是全球金融百貨趨勢的催生者,在金融科技發展成熟之際重新調整全球發展策略,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普惠金融市場競爭激烈,利潤只會愈來愈薄,法遵成本又居高不下,不如專注於原本就擅長的高端財管,「抓緊有錢的客戶,到哪都有錢賺」。

Stripe的異軍突起則彰顯出科技與AI正在重塑金融產業未來的樣貌,金融新創公司運用科技與創新,以客戶體驗為設計思維,開發的產品服務能接觸到傳統金融機構無法觸及的市場,在解決企業及消費者在金融領域需求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整體來說,FinTech是過去十年成長最迅速的科技應用領域之一,美國金融新創公司獨角獸幾乎遍布各州,以變現能力卓越,受到投資者的追捧,其中不乏科技金融業者的投入。

Stripe客戶包括Uber、Zoom等,2020年處理的交易額超過2,000億美元,年成長達50%,在今年3月新一輪融資中,獲得愛爾蘭國庫管理署 、安聯 、富達、安盛、紅杉資本等機構投資人投資;Plaid使用API 爲銀行賬戶和應用程序提供連接服務,年營收超過1億美元,Visa 在2020年初曾提出願以53億美元收購,還引發美國司法部以反壟斷訴訟阻止;AI保險公司Lemonade則以數位化技術和創新業務模式重建保險業務,其最大股東是軟銀、第二大股東是紅杉資本。

觀察FinTech的發展,整個產業經歷了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三波發展浪潮,時至今日,無論是從新創所募集到的資金、新創數量的增加及新創公司估值的增長來看,成長速度都非常快。地域上則由美國到歐洲、澳洲等,現在慢慢也到了亞洲市場,不但跨區域的機會越來越大,知名巨頭如Google, Microsoft, Amazon也都紛紛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當金融體系的資訊、系統逐漸數位化之後,跨國運作的門檻也會降低。但跨國投資講求的是落地,要有當地的企業合作,這個當地夥伴很重要。如果一個FinTech 公司要進入亞洲市場的話,它會在幾個點找合作夥伴,譬如香港、新加坡、日本、上海,台灣在此一領域也有很大的發展機會。

因此,即使法規有待突破,趨勢依然不可擋,此刻是台灣擁有跨國資源的企業進入FinTech最好的時機。

《Bank 4.0》一書作者Brett King認為,未來的金融服務勢必無所不在,但不一定在銀行裡。大數據資料分析、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的進展,讓翻轉與解構的各式銀行功能和服務想像,都充滿了可能性。

在這一個FinTech新時代中,國內金融業者得提早加速與世界創新接軌,需要以跨領域的思維擴展金融服務,建立全方位的生態系。此時,傳統金融業者在法規遵循與監管上有其專業,新創公司則在創新產品研發方面具優勢,透過投資或業務合作的方式,提供符合消費者生活需求的無所不在金融服務,可望創造多贏局面。

(作者是美商中經合集團資深合夥人,本專欄隔周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