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1.經濟日報.經營管理.朱永光
近年來,全球吹起ESG永續風潮,ESG概念包括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不只是企業追求價值與永續經營的重要一環,也已成為市場投資的顯學,個人認為,ESG更是企業留住人才,提升員工忠誠度,打造勝過競爭者,創造企業獨特文化,放大品牌差異化的競爭途徑。
永續意識 人資管理課題
事實上,多年以來許多上市櫃公司早已布局與推動ESG計畫,近來許多企業內部更進一步成立企業永續委員會,其中,透過人力資源管理(HR)推展永續意識,已成為企業人資管理的新課題,然而,許多企業仍將員工福利、獎勵停留在財務指標的連動,也就是「配股與加薪」上。
其實,這樣的酬勞獎勵、技能培訓等福利觀念已經過時了,現在的員工開始尋找物質報酬以外的事物,並評估對自己任職公司的感受,因此,使得更多企業開始採取不同的做法去吸引與留住人才。
企業一直處於激烈的人才競賽中,要如何得到員工的更高認同與忠誠是個迫切需要思考的課題,讓員工主動積極參與企業的ESG計畫,並使之成為他們實踐增加隱形薪水的方式,將會是個可選擇的突破方案。
「除了一份酬勞,我為什麼價值而工作?」這是時下多數人對工作的疑問。而國內外報告也都顯示,現代人工作不再只為填飽肚子,更重要的是追求工作的意義與價值,甚至是情感上的關懷。尤其,一場疫情讓全球數百萬人離開工作崗位,重新思索工作的意義。「人」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石,企業如何吸引與留住更多優秀人才,這才是企業永續經營的成功關鍵。
以全球最大專業電子代工業者鴻海集團近兩年擘畫ESG為例,由董事長劉揚偉提出「永續經營=EPS+ESG」的理念,包括推動六項永續策略及32項永續目標,宣示淨零碳排時程,整體ESG策略中,對內與員工的溝通重要性並不亞於對外溝通。
另外,精進推動ESG的台積電,由ESG指導委員會主席、董事長劉德音帶領實踐ESG行動,生產「高品質、低耗能」的永續產品,除了營收屢創歷史新高,ESG精神更融入公司日常營運之中,有系統性訂定管理策略,確實執行控管並檢視行動方案。總括來說,企業各自有一套方針,創造企業的競爭力。
內部發功 實踐社會責任
然而,為加速打造凸顯企業獨特價值、文化的競爭力,可由積極導入讓員工直接參與發展永續的行動方案著手,例如:透過TOP-DOWN主導與擘畫,由CEO與管理層協助ESG大方向的計畫,再由員工由下而上參與規劃細項,可由志同道合的同仁共組專案活動,使他們投入、付出、貢獻,讓員工不只是為「賺錢」而工作,而是能找到實踐自我價值、成就感、認同感,實現增加隱形薪水的方式,如此,企業便能創造更高的員工忠誠度,最終,企業可放大倍數,打造有別於同業的競爭力。
值得關注的是ESG的「S」攸關公司自身與外部組織結構,以及外部群體間的關係,包括勞工問題、健康安全、管理培訓、人權政策、產品責任等社會關注議題。因此,「S」是增加隱形薪水的最佳管道,透過小組方案設計,員工從團隊中設計主題、設定目標、完成任務,培養團隊精神與組織的向心力。
「成功」企業的定義不再只是追求EPS賺錢指標與利潤,而是須兼顧與員工、股東、顧客、環境等各利害關係人的權益,創造永續成長。
而近年人資管理趨勢已無法忽略永續發展的議題,特別是多元與共融的價值。可惜的是不少企業還將永續發展議題視為單一「任務型組織」工作,缺乏全面整體性的推動。
面臨嚴峻人才爭奪戰、激烈市場競爭、不同世代工作價值觀的改變等,現在企業應拋開生硬的永續議題,在ESG的實踐過程改由內部創新提案與創造體驗,不僅帶動跨部門溝通,打造更有助益的企業社會責任專案,也同時為員工加「隱形薪水」邁向更完善企業的永續經營文化。
(作者是美商中經合集團資深合夥人,本專欄隔周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