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bscribe:

2022/08/24

老園丁耕讀筆記/傳產擁抱數位轉型的紅利

 2022-08-24.經濟日報.經營管理.朱永光


台灣紡織業長年在國際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無論是在知名運動品牌如Nike、adidas、PUMA等,或The North Face、Marmot等戶外休閒品牌,都能看到「MIT」(台灣製造)的優良產品。

不過,近年來客戶更精心追求產品多樣化、客製化,又逢「快時尚」大行其道,業者從設計款式到推出產品的周期大幅緊縮。對於這些全球品牌大廠而言,如何推動整個產業供應鏈上下游運作效率,在縮短的產品周期內推出更多樣而引人入勝的產品,是當務之急。

此外,ESG的環境永續議題持續發酵,先進國家紛紛將2050年淨零排放為目標,Nike、adidas、PUMA等廠商無不積極打造所謂的「綠色時尚」(比方說致力於廢料回收再製的服裝、鞋子),對於中上游紡織業者而言,唯有兼顧「數位化」與「永續化」共融發展,協助這些品牌大廠以更精準的方式呈現公司推動ESG的成果,雙方才有合作的可能。

於是,紡織業者不得不努力提振整個產業鏈的效率;而產品周期過長的「眉角」,在於布片樣品的確認流程太耗時。

業者開發新產品時,必須從數以千計的布樣中找出合適樣品,再寄給全球的設計師,雙方一來一往確認、打樣完畢後,往往就耗掉半年了,過程極為冗長。

因此,對紡織業者而言,「布樣數位化」乃關鍵勢在必行之路,但過往的數位化工具不好用,流程過於繁複,有不少紡織業者為此選擇新創公司台灣通用紡織公司(Frontier)的「雲端布料搜尋引擎」解決方案,一同「上雲」去。

簡言之,該方案是以雲端運算與AI(人工智慧)技術為核心,建立用戶專屬的「線上布料資料庫」。業者將布卡放入辦公室事務機掃描後,傳送至Frontier主機,Frontier再透過AI引擎進行文字辨識及圖像校正,包含布片圖像、織法、標籤資訊、克重等資訊來生成數位布片,並整合至雲端平台。

用戶只要利用電腦、手機、平板來輸入規格或「以圖搜圖」功能,隨時隨地能找到想要的布樣。

這個由紡織業者齊力「貢獻」的資料庫,還有兩大優勢,一是布片資料能以3D方式呈現,模擬該布片製出的衣物穿在人身上的光澤、皺摺與垂墜感等,足以協助成衣品牌業者、設計師直接透過其3D布片素材來快速模擬打樣,二是可以針對布片的材質、用量等數據來計算出碳排量,進而算出每生產一件衣服時所產生的碳排量,讓大型品牌商能按照相關的公開資訊來挑選供應商。

紡織業者所做的事,一言以蔽之,就是「優化布料數位化的流程」,他們沒有砸大錢導入電子管理系統或工具,只是透過新創Frontier公司所提供的工具,由自家的辦公室事務機來完成「布樣數位化」之路,不僅流程簡便,又能快速將開發的樣品布料上傳,供世界各地客戶遠端挑選,雙方往來溝通的成本因而銳減。

再者,Nike、adidas等具話語權的品牌大廠推動數位化與永續化並進的趨勢,對傳統的紡織業者而言,不啻為嚴峻的挑戰,但台灣的業者們之所以能化挑戰為轉機,乘著這波數位化浪潮而上,關鍵因素在於他們不單打獨鬥,而是一同登上雲端,方能在優化布料數位化的流程中更上一層樓,透過「打群架」貢獻布料資訊的模式,進一步獲得碳排放追蹤的數位科技解決方案,創造了多贏局面。

近年來「元宇宙」概念大行其道,如今紡織業者在「線上布料資料庫」的基礎下,還有機會透過既有資料庫內的AI布料運算資料,串接到各類3D服飾設計軟體,將實體布料即時呈現於電商通路的時尚櫥窗上,甚至能讓消費者進行虛擬試穿,並直接購買。

這也可說是紡織業者透過數位轉型在既有的營運項目上發揮更多綜效的另一大範例,如此一來就更有機會「無負擔」轉型,享受到更多數位轉型的紅利了。

(作者是美商中經合集團資深合夥人,本專欄隔周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