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6.經濟日報.經營管理.朱永光
近幾年,台灣屢次發生無預警停電,引發朝野及專家對「備載電力」定義的論戰,電力供應為何會因為機器故障而捉襟見肘?用電轉型階段大眾可以做些什麼?觀察全球已進入能源管理的大浪潮,民間用電皆朝向「自給自足」的目標邁進,電力數位化則是此願景的基礎。
為電力短缺找解方
在氣候變遷下,減少碳排放救地球已成全球共識。然而,台灣55%碳排放是來自發電,重啟核四在公投中被否決,主要發電的燃媒、燃油、燃氣,全都有碳排放;發展綠電卻要看天吃飯,沒有太陽、沒有風、沒有水都發不出電,如此計算出來的電力數據難免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