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1.經濟日報.朱永光
當國內熱烈討論,著產業轉型,像是從傳統代工提升到「知識密集」和「品牌發展」,或是在政府獎勵下逐漸興起的文創產業浪潮等,「以品牌加值台灣」似乎正走在實踐的路上。目前文創產業還是以微型規模者居多,台灣要如何透過文創塑造品牌內涵、創立足以達到規模經濟的品牌?這在目前仍是挑戰。另一方面,媒體最近也熱絡討論「平價時尚」帶來的新經濟風潮,同時反思包括從消費端、產品端、生產端等相關議題。面對以上現象,最近崛起的日本時尚品牌Motherhouse,提供一個不錯的借鏡和參考。
故事回溯到2006年的日本,年僅24歲的山口繪理子成立了Motherhouse,產品以手工製造的精品包包為主。這個品牌不同於一般主打米蘭、巴黎、東京等先進國家市場的精品時尚,而是以「在開發中國家創造出世界一流的品牌」為創辦理念,並將此理念貫徹於整個生產流程:取材部分採用孟加拉盛產的天然黃麻與牛皮;生產製造來自於環境良好的自營工廠,以雙倍薪資聘請孟加拉和尼泊爾員工,且產品不靠機器大量製造,而是由當地師傅一針一線手工縫。 山口繪理子的創業理念,是希望用時尚為當地建立平等、永續的經濟活動,讓當地居民不只是接受援助,也能自主地改變自己和社會。
不同於以往非營利組織倚賴捐款的經營模式,Motherhouse 透過自身品牌力和產品力的加值,以及銷售極大化、成本與風險極小化、及雙軌領導制等三大策略創造出雙贏的商業模式,讓公司在成立後第二年就達收支平衡,且在接下來的每一年都獲得盈餘。 Motherhouse獨特的品牌故事及創業理念也吸引了Monocle (UK) 、日經Business、BBC World News、Bloomberg、Businessweek 等國際媒體爭相報導,很快就在日本掀起一陣Motherhouse旋風,促使許多人開始思考消費行為背後的公益價值。現在Motherhouse在日本已經有9間分店,並在2011年到台灣成立海外第一間分店,2012年也將陸續在台灣各大百貨公司開設新櫃。
為延續其在地文化的核心精神,Motherhouse 未來也規劃與台灣原住民合作,希望將部落文化融入包包設計中,製作當地化的商品。這個品牌將過去被剝削的廉價勞力重新融入在價值創造的過程中,讓我們看見傳統非營利組織與一般盈利企業在光譜兩端的平衡點 。 期許在不久的將來,「公平、有意義的新時尚哲學」也能逐漸成為台灣市場的主流,讓商業利益與社會公益不再是衝突、矛盾的概念,而是能彼此兼顧、平衡發展的永續模式!
當國內熱烈討論,著產業轉型,像是從傳統代工提升到「知識密集」和「品牌發展」,或是在政府獎勵下逐漸興起的文創產業浪潮等,「以品牌加值台灣」似乎正走在實踐的路上。目前文創產業還是以微型規模者居多,台灣要如何透過文創塑造品牌內涵、創立足以達到規模經濟的品牌?這在目前仍是挑戰。另一方面,媒體最近也熱絡討論「平價時尚」帶來的新經濟風潮,同時反思包括從消費端、產品端、生產端等相關議題。面對以上現象,最近崛起的日本時尚品牌Motherhouse,提供一個不錯的借鏡和參考。
故事回溯到2006年的日本,年僅24歲的山口繪理子成立了Motherhouse,產品以手工製造的精品包包為主。這個品牌不同於一般主打米蘭、巴黎、東京等先進國家市場的精品時尚,而是以「在開發中國家創造出世界一流的品牌」為創辦理念,並將此理念貫徹於整個生產流程:取材部分採用孟加拉盛產的天然黃麻與牛皮;生產製造來自於環境良好的自營工廠,以雙倍薪資聘請孟加拉和尼泊爾員工,且產品不靠機器大量製造,而是由當地師傅一針一線手工縫。 山口繪理子的創業理念,是希望用時尚為當地建立平等、永續的經濟活動,讓當地居民不只是接受援助,也能自主地改變自己和社會。
不同於以往非營利組織倚賴捐款的經營模式,Motherhouse 透過自身品牌力和產品力的加值,以及銷售極大化、成本與風險極小化、及雙軌領導制等三大策略創造出雙贏的商業模式,讓公司在成立後第二年就達收支平衡,且在接下來的每一年都獲得盈餘。 Motherhouse獨特的品牌故事及創業理念也吸引了Monocle (UK) 、日經Business、BBC World News、Bloomberg、Businessweek 等國際媒體爭相報導,很快就在日本掀起一陣Motherhouse旋風,促使許多人開始思考消費行為背後的公益價值。現在Motherhouse在日本已經有9間分店,並在2011年到台灣成立海外第一間分店,2012年也將陸續在台灣各大百貨公司開設新櫃。
為延續其在地文化的核心精神,Motherhouse 未來也規劃與台灣原住民合作,希望將部落文化融入包包設計中,製作當地化的商品。這個品牌將過去被剝削的廉價勞力重新融入在價值創造的過程中,讓我們看見傳統非營利組織與一般盈利企業在光譜兩端的平衡點 。 期許在不久的將來,「公平、有意義的新時尚哲學」也能逐漸成為台灣市場的主流,讓商業利益與社會公益不再是衝突、矛盾的概念,而是能彼此兼顧、平衡發展的永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