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Subscribe:

2023/01/11

老園丁耕讀筆記/ESG企業創新提案 增加隱形薪水

  2023-01-11.經濟日報.經營管理.朱永光


近年來,全球吹起ESG永續風潮,ESG概念包括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不只是企業追求價值與永續經營的重要一環,也已成為市場投資的顯學,個人認為,ESG更是企業留住人才,提升員工忠誠度,打造勝過競爭者,創造企業獨特文化,放大品牌差異化的競爭途徑。

永續意識 人資管理課題

事實上,多年以來許多上市櫃公司早已布局與推動ESG計畫,近來許多企業內部更進一步成立企業永續委員會,其中,透過人力資源管理(HR)推展永續意識,已成為企業人資管理的新課題,然而,許多企業仍將員工福利、獎勵停留在財務指標的連動,也就是「配股與加薪」上。

2022/12/28

老園丁耕讀筆記/社會創新企業 為落實ESG添柴火

 2022-12-28.經濟日報.經營管理.朱永光


在蓬勃的經濟與科技發展之下,人類的文明發展至高點,但也衍生了環境汙染、全球暖化、城鄉發展失衡、貧富差距擴大等「人禍」,促使愈來愈多人反思經濟、企業管理、環境保護的平衡點,也造就了「社會創新企業」的崛起。

社企流新思維

相較於社會創新企業,一般商業企業追求的是利潤極大化,社會創新企業則是從社會使命出發,但也不單純只以「公益」、「利他」、「合作」價值為導向,而是致力於透過創新成長思維與資源整合能力,找到商業模式,進而提供有效且永續的方案,達成兼顧經濟、社會、環境且永續的願景。但也因為社會創新企業必須在同時取得三方面的平衡,經營管理的過程會比一般企業面臨更多挑戰,因而像「社企流」這樣的平台便應運而生,適時提供社會企業必要的成長協助。

2022/12/14

老園丁耕讀筆記/元宇宙進行式 產業轉骨良機

  2022-12-14.經濟日報.經營管理.朱永光


2021年中,元宇宙概念橫空出世,從元宇宙(Metaverse)關鍵字連結的定義:它是一個平台,抑或是多個平台的總和;維基百科將元宇宙定義為一個集體的虛擬共用空間,結合透過虛擬方法提升的物理現實,和持久的虛擬空間而成,是聚合所有虛擬世界、擴增實景和更廣泛的互聯網世界。

今天,元宇宙也可只是一個線上的虛擬世界,你可以在那裡玩一個快速的遊戲,或在遊戲世界相遇聚會、在藝術館裡瀏覽NFT,但這些都只是元宇宙的初級階段。

未來,隨著新的連接、設備和技術的出現,我們每天將能透過周遭體驗到它。可預期在未來幾年,元宇宙可能會取代現時所做的大部分事情,以在線上和離線的方式進行,且反過來形塑我們現有的生活方式。

2022/11/16

老園丁耕讀筆記/培植生命經濟 重視心靈環保

  2022-11-16.經濟日報.經營管理.朱永光


在蓬勃的經濟發展下,人類享受無數便捷與文明,但也為此付出許多慘痛代價,切身之痛莫過於大自然猛力反撲,全世界面臨愈來愈多「黑天鵝」,像是全球暖化、環境汙染等,兩年多年肆虐全球的COVID-19(新冠病毒)亦被公認為源於人類對環境的肆意破壞所致,加上氣候暖化讓病毒更多樣、具致命性,種種災難讓人類更強烈意識到改變的必要性。

今年7月,我參加了法鼓山所舉辦的「心靈環保論壇」,該論壇長期致力於推廣聖嚴法師的「心靈環保」理念,並回應現代社會所面臨的諸多問題,進而追求「人間淨土」的理想。

其實早在1992年,聖嚴法師即針對環保意識與相關作法的反省,提出「心靈環保」的觀念。即便哲人已逝,但心靈環保的觀念歷久彌新,因為環境問題源於「人心」的造作,若要從根本解決問題,當然不是改變表象即可,而是始於人的造作。

2022/11/02

老園丁耕讀筆記/加速器3.0時代 企業+新創與成功有約

  2022-11-02.經濟日報.經營管理.朱永光


自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迄今,讓不少深受衝擊的產業決心更加快數位轉型的步伐,因而愈來愈多企業為了擴大創新來源、提高競爭優勢,積極投入CSE(企業新創參與,Corporate Startup Engagement),並嘗試藉由與外界的新創「加速器」合作,協助其經營外部創新,以加速轉型因應此新數位經濟的進逼。

外部創新 跨領域整合

「加速器」(Accelerator或Startup Accelerator)顧名思義是為了幫助新創公司加速成長而存在的組織。新創向「加速器」提出申請,一旦通過,會得到不同形式的資助(如資金、工作坊、專家的諮詢服務),協助進行規劃、改進,以獲得天使投資人、創投的投資,這可視為「加速器1.0」的發展階段。

全球最知名、具代表性的創業加速器,莫過於成立於2005年Y Combinator,全球第一大多元住宿平台Airbnb、新聞社交網站Reddit、雲端儲存應用業者Dropbox、美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等許多知名的矽谷獨角獸公司皆由Y Combinator所孵化,故有「創業家的搖籃」美譽。

2022/10/19

老園丁耕讀筆記/成為人生的發明家

  2022-10-19.經濟日報.經營管理.朱永光


小時候老師都會給一個功課叫「我的志願」,同學們在天馬行空的想像下,不經意脫口而出的夢想,往往引來滿室歡聲笑語。兒時的我也是直覺地說出想法:我要成為一個發明家。至於背後的理由,當時倒是沒有去細想,好像這是一個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的答案。

然而,數十載匆匆而過,自己在求學、就業的過程堪稱順遂,人生俗務樁樁件件累積刻劃成親知故舊看到的這個人,所幸儘管世事如棋倒也遊刃有餘。如今邁入耳順之年,小學同學的臉在歲月中早已糢糊,昔時立下的志願卻在此刻清晰了起來。

雖然沒有真正成為一個發明家,但發明家的思維一直存在我人生的關鍵抉擇之中。那就是向來對新事物感興趣、喜歡追尋其背後的脈絡,也會不斷思考其他的可能性,而在任何時候、做人或做事,也都為「不可能」留一點空間。

2022/10/05

老園丁耕讀筆記/生醫產業的微笑曲線

  2022-10-05.經濟日報.經營管理.朱永光


高齡化是全球的趨勢,可預見全球的各種醫療需求將只增不減,加上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一舉將「生技製藥」相關供應鏈與CMD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推升至國安議題的等級。

今年7月底,「亞洲生技大展」隆重登場,吸引逾50家上市櫃企業、550家指標性大廠共襄盛舉。蔡英文總統在開幕典禮致詞提到,政府將「醫療科技及精準健康」列為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目標是讓台灣成為精準醫療與數位公共衛生解決方案的領導者。

「醫療科技及精準健康」一般也稱為大健康產業,囊括數位醫療、遠距醫療、健康照護、預防醫學等項目,也確實仰賴高科技來提高效率與準確度。台灣在精準健康領域的研究水準不低,製造AI晶片及IoT裝置的完整產業鏈更是全球翹楚,還有巨量的全民健保資料庫,著實有不少優勢。如今廣達、華碩、宏碁、佳士達等科技大廠紛紛跨足智慧醫療平台,發展諸如訂閱制、按醫療照護成效來收費的數位健康服務,值得樂觀以待。

2022/09/21

老園丁耕讀筆記/建構先破後立的轉型思維

 2022-09-21.經濟日報.經營管理.朱永光


近年來,一度被視為站在風口浪尖的中國互聯網產業,經歷了非比尋常的階段,除了疫情的衝擊、政府加大監管力道外,又遭逢地緣政治衝突的利空因素,導致各界對中國互聯網業打上愈來愈多問號;但此同時,不少陷於困境的業者,卻也展現了無比韌性,殺出另一條血路。

這些業者何以能屹立不搖?其實,不論是互聯網產業或一般傳產業者,想要有所突破的話,首要原則不外乎是確認產業的痛點,嘗試用經營一個平台的思維去解決問題、提高效率。在這過程中,未必要額外引入新技術,重點在於先破後立的轉型思維,「解構」既有的產業價值鏈後,調整商業模式。

何謂先破後立?互聯網業者很愛將「生態圈」掛在嘴邊,轉型階段的第一步應當評估企業本身的資源,將生態圈內「無法剔除的環節」保留下來,並去除不必要的環節,再加入高附加價值的新環節或新的解決方案,亦即打破傳統的生意模式,「解構」既有產業價值鏈的流程。

2022/09/07

老園丁耕讀筆記/教練式領導 養成卓越團隊

 2022-09-07.經濟日報.經營管理.朱永光


某次聚會中,集團所投資的新創企業創辦人高興跟我說:「他得『道』了!」詳談後得知,他在發展員工的教育訓練方案中加入「Coaching」(教練服務),在專業教練的引領下,自己和團隊得以突破僵化思維,發揮更大的價值和貢獻,在提振公司士氣及工作效率上獲益良多。

突破盲點 擺脫僵化思維

目前企業為員工規畫的教育訓練,內容大多以培養工作所須的知識、技術或能力為主,傳統上是講師授課或研習活動,以上對下的單向教學方式進行,期待員工能夠學以致用,把工作做好。

但在競爭激烈、多變的職場環境,把工作做好是不夠的,更需要能夠創造卓越。因此,愈來愈多企業開始關注員工心理素質的提升,如何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工作、發揮正向思考與創意,從挑戰中激發更多潛能並突破自我。類似於運動競技賽場,在企業環境中的「Coaching」能夠有效協助個人和團隊由內而外的蛻變成長,提升內在覺察力和驅動力,通過行動完成卓越。

2022/08/24

老園丁耕讀筆記/傳產擁抱數位轉型的紅利

 2022-08-24.經濟日報.經營管理.朱永光


台灣紡織業長年在國際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無論是在知名運動品牌如Nike、adidas、PUMA等,或The North Face、Marmot等戶外休閒品牌,都能看到「MIT」(台灣製造)的優良產品。

不過,近年來客戶更精心追求產品多樣化、客製化,又逢「快時尚」大行其道,業者從設計款式到推出產品的周期大幅緊縮。對於這些全球品牌大廠而言,如何推動整個產業供應鏈上下游運作效率,在縮短的產品周期內推出更多樣而引人入勝的產品,是當務之急。

此外,ESG的環境永續議題持續發酵,先進國家紛紛將2050年淨零排放為目標,Nike、adidas、PUMA等廠商無不積極打造所謂的「綠色時尚」(比方說致力於廢料回收再製的服裝、鞋子),對於中上游紡織業者而言,唯有兼顧「數位化」與「永續化」共融發展,協助這些品牌大廠以更精準的方式呈現公司推動ESG的成果,雙方才有合作的可能。